尾静脉注射不再“盲打”!新型设备可点亮小鼠血管,实验成功率飙升
日期:2025-03-04
作者:
小鼠注射给药方式分为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三种方式,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方法虽然操作难度低,但是在一些要求精准剂量、快速全身分布的研究,比如药代动力学、基因治疗、肿瘤模型等应用领域里,尾静脉注射因其快速起效、剂量精准、全身分布和可以重复给药的优点更胜一筹。
但是小鼠尾静脉十分纤细,不易观察,注射操作难度很高,「是个技术活儿」。因此,尾静脉注射成为了很多科研小伙伴们的「实验黑洞」。在注射过程中,小鼠尾部若发生轻微摆动,都可能会造成注射的失败,因此,小鼠的固定对尾静脉的成功注射至关重要。
从图(左)中可以看到,鼠尾的血管主要由三条静脉(实心箭头)和一条中央动脉(空心箭头)组成,其余都是一些小的分支血管。中央动脉靠近腹侧,且位置较深,观察起来不容易,也不适用于穿刺,所以熟练操作者可通过选择背侧/侧方穿刺路径降低操作难度。
用于固定的鼠筒内安装了限位块,可以更好地限制大小鼠的移动,且前堵头的孔根据大小鼠头骨生理曲线设计,不妨碍大小鼠正常呼吸。
2. 仪器不用时应及时拔掉电源,避免仪器过热损坏;
3. 建议在较暗的室内操作,避开强光直射,防止血管凸显不明显;
4. 堵头的固定位置应以动物不能自由活动但又不影响动物肺部扩张和正常呼吸为准。
04独特优势
1.动物稳定牢固:箕型的鼠筒前端能顺利地将鼠拉入筒内,为了避免鼠在筒内滚转身体,可用前堵头将其堵在里面,前堵头的孔是根据小鼠头骨的生理曲线设计的,能有效地控制鼠的头部,但又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同时还能让小鼠的前肢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
2.鼠尾血管充分充盈:按压时应缓慢加力,让鼠尾根部的血液,有时间挤压到鼠尾的梢部,根据黄光透射血管的情况调整黄光亮度旋钮,使血管达到最清楚;
3.降低操作难度:使用特殊黄光照射鼠尾使鼠尾血管凸显,在可视的情况下使针尖刺入准确,同时搭配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尾静脉血管和针头进入的情况,也能进行位置的调整,可以选择不同视角进行观察,方便操作者进行注射,降低操作者的难度。
1. 药物研发及药效评估:精准尾静脉注射药物,实时监测药物分布及代谢过程,结合活体成像技术追踪药物靶向性;通过可视化辅助定位,确保化疗药物或纳米载药系统高效递送至肿瘤模型鼠体内,评估抑瘤效果及毒性;
2. 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研究中(如CRISPR-Cas9递送),精确控制腺相关病毒(AAV)或慢病毒注射剂量与位置,降低脱靶风险;
3. 免疫模型的构建:通过尾静脉注射抗原或免疫调节剂,建立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如类风湿关节炎),固定器确保注射一致性。
但是小鼠尾静脉十分纤细,不易观察,注射操作难度很高,「是个技术活儿」。因此,尾静脉注射成为了很多科研小伙伴们的「实验黑洞」。在注射过程中,小鼠尾部若发生轻微摆动,都可能会造成注射的失败,因此,小鼠的固定对尾静脉的成功注射至关重要。
小鼠尾静脉的解剖结构
精准的小鼠尾静脉注射技术建立在对尾部解剖特征的充分认知之上。虽然已有文献基于大鼠尾部横断面连续切片分析揭示了尾部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啮齿类动物间(如大鼠与小鼠)的尾部解剖学特征具有高度保守性,主要差异体现在组织尺度层面(小鼠尾部直径通常为1-2 mm,显著小于大鼠的3-4 mm)。从图(左)中可以看到,鼠尾的血管主要由三条静脉(实心箭头)和一条中央动脉(空心箭头)组成,其余都是一些小的分支血管。中央动脉靠近腹侧,且位置较深,观察起来不容易,也不适用于穿刺,所以熟练操作者可通过选择背侧/侧方穿刺路径降低操作难度。
尾静脉可视注射固定器来帮您
01工作原理
用于固定的鼠筒内安装了限位块,可以更好地限制大小鼠的移动,且前堵头的孔根据大小鼠头骨生理曲线设计,不妨碍大小鼠正常呼吸。
02使用方法
1.连接:连接电源、脚踏开关和鼠尾透视灯;
2.快速装鼠:使用后拉尾式装鼠方式,小鼠被拉入筒后,可用前堵头将其堵在里面,可以有效地控制动物不能自由活动同时不影响正常呼吸;
3.放置鼠筒:鼠筒正放,鼠尾通过开口的挡板,将其放置在鼠尾挤压板下板的沟槽里,通过开灯观察鼠尾血管是否摆正;
4.凸显血管:缓慢按压鼠尾,在下压的同时黄光灯自动点亮,这时可以根据黄光透射血管的情况调整黄光亮度旋钮,使血管达到最清楚;
5.进行注射操作:从鼠尾部的下 1/3 处进针,这样逐渐从下向上打可避开打过的针眼出现漏液现象,可以同时使用放大镜,能更清楚地看到尾静脉血管和针头进入的情况。
03注意事项
2. 仪器不用时应及时拔掉电源,避免仪器过热损坏;
3. 建议在较暗的室内操作,避开强光直射,防止血管凸显不明显;
4. 堵头的固定位置应以动物不能自由活动但又不影响动物肺部扩张和正常呼吸为准。
04独特优势
1.动物稳定牢固:箕型的鼠筒前端能顺利地将鼠拉入筒内,为了避免鼠在筒内滚转身体,可用前堵头将其堵在里面,前堵头的孔是根据小鼠头骨的生理曲线设计的,能有效地控制鼠的头部,但又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同时还能让小鼠的前肢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
2.鼠尾血管充分充盈:按压时应缓慢加力,让鼠尾根部的血液,有时间挤压到鼠尾的梢部,根据黄光透射血管的情况调整黄光亮度旋钮,使血管达到最清楚;
3.降低操作难度:使用特殊黄光照射鼠尾使鼠尾血管凸显,在可视的情况下使针尖刺入准确,同时搭配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尾静脉血管和针头进入的情况,也能进行位置的调整,可以选择不同视角进行观察,方便操作者进行注射,降低操作者的难度。
尾静脉可视注射固定器来帮您
尾静脉可视小鼠注固定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药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研究、抗肿瘤药物测试、生物大分子递送和病毒载体注射等:1. 药物研发及药效评估:精准尾静脉注射药物,实时监测药物分布及代谢过程,结合活体成像技术追踪药物靶向性;通过可视化辅助定位,确保化疗药物或纳米载药系统高效递送至肿瘤模型鼠体内,评估抑瘤效果及毒性;
2. 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研究中(如CRISPR-Cas9递送),精确控制腺相关病毒(AAV)或慢病毒注射剂量与位置,降低脱靶风险;
3. 免疫模型的构建:通过尾静脉注射抗原或免疫调节剂,建立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如类风湿关节炎),固定器确保注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