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与案例 资讯与案例

News & Cases

资讯与案例

玉研仪器成立于2010年,15年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生命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有效、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解决长期给药难题:胶囊泵与清醒给药系统的革新突破

日期:2025-02-25 作者:
在动物实验中,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间断给药方式仍是主流手段。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在长期研究中暴露出显著缺陷:
       

1.血药浓度波动:单次注射后药物峰谷差异可达5-8倍,影响药效评估准确性;
2.应激干扰:连续腹腔注射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掩盖药物真实作用;
3.操作限制:每日固定时间给药难以实现昼夜节律研究,且夜间操作易造成数据缺失;



640.png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两种创新技术应运而生——胶囊泵与清醒给药系统。

渗透驱动型胶囊泵:微型化持续给药引擎


01创新原理


胶囊泵的核心在于其双腔室渗透压驱动系统:


1.储药腔:可容纳0.25-2mL药物溶液,采用医用硅胶囊确保生物相容性;

2.渗透驱动腔:封装高渗氯化钠晶体,通过半透膜控制水分渗透速率。当植入体内后,组织液经半透膜进入驱动腔产生压力,推动储药腔活塞匀速释放药物,搭配给药导管实现长达6周的稳定输注。


640.png


与传统注射相比,该技术突破体现在:


1.精准控释:通过渗透压机制实现药物释放的精准控制,避免血药浓度波动;
2.长期稳定:单次植入可维持数天至数周的药物释放,减少频繁操作的干扰;

3.低毒副作用:药物以低剂量持续释放,降低毒副作用风险。



02文献应用


“Inhibiting with-no-lysine kinases enhances K+/Cl– cotransporter 2 activity and limits status epilepticus” 研究论文中,作者团队通过胶囊泵持续输注WNK463,成功将海马区KCC2-T1007磷酸化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61%(P=0.0025),显著延缓红藻氨酸(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并恢复diazepam对耐药性癫痫的治疗敏感性。


640.png




该操作验证了靶向调控KCC2磷酸化路径在抗癫痫治疗中的可行性,此研究展示了胶囊泵在中枢神经系统靶向给药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微型化、长效化的精准干预,为探索离子稳态调节剂(如KCC2增强剂)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


清醒给药系统:自由活动中的“隐形输液器”

01技术原理

清醒给药系统的核心理念是“无束缚给药”,即在动物自由活动的状态下,实现药物的精准输送和样本的实时采集。其核心组件包括:

1.植入式导管: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如聚氨酯或硅胶)制成,可长期植入动物体内,连接目标组织(如静脉、脑室或腹腔);

2.微量注射泵:通过精确控制流速,实现药物的持续或间歇性输送;

3.旋转平衡臂:连接导管与注射泵,确保动物在自由活动时输液管路不会缠绕或脱落。


640.png



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该技术优势体现在:


1.无束缚设计:动物在自由活动状态下接受给药,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精准给药:微量注射泵结合植入式导管,实现药物的精准输送和流量监测;

3.长期实验支持:系统设计支持数周甚至数月的长期实验,满足慢性病研究和药代动力学需求;

4.广泛适用性:适用于神经科学、心血管研究、药代动力学等多个领域,为科研提供灵活的实验工具。


02文献应用


“Assessment of cisplatin-induced kidney injury using an integrated rodent platform”研究论文中,作者团队通过通过植入式双通道导管系统,实现对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的连续药物输注与多生理参数同步监测,用于评估顺铂(Cisplatin, CDDP)的肾毒性动态效应及其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640.png



SAI清醒给药系统通过整合持续输注、自动采血与多模态生理监测,为药物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了高维数据平台。相较于传统终端实验,该系统减少动物使用量达81%(n=8 vs. n=43),同时实现个体内时间序列分析,显著提升数据可靠性。此模型尤其适用于肾毒性药物的早期风险预测及跨器官毒性评估。


精准匹配科研需求的专业化产品方案

基于核心技术突破,玉研仪器提供以下两大产品体系,直击长期给药研究痛点。


01ALZET®胶囊泵系统:长效稳定的微型化解决方案


核心优势

1.超长续航:3-42天持续给药,满足慢性病模型研究周期需求;

2.靶向精准:配套脑室/脊髓/肿瘤导管系统,实现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注射提升8-12倍;

3.动物兼容:适配30g小鼠至500g大鼠,特殊型号支持兔、豚鼠等;

4.药物适配: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连续输注,避免传统注射的峰谷效应。



技术延伸优势

1.零功耗设计:渗透压驱动无需外部电源,适用于MRI/PET等影像学实时监测场景;
2.温度自调节:37℃体内环境自动校准流速,温差±2℃时流量波动<5%(优于机械泵的15%-20%)。    




640.png




02清醒自由活动给药系统:动态研究的完整工具链

核心优势


1.无束缚给药:动物自由活动(笼内≥50cm×30cm),无麻醉/制动,连续输液数天至数周(心率变异误差<15%);
2.多物种兼容:覆盖小鼠(≥30g)至猪,导管直径0.3-1.2mm可定制,适配血管/组织靶向需求;
3.高精度输注:无脉动泵0.1-500μL/min(误差±2%),支持阶梯/脉冲/昼夜编程;
4.密封防漏:鲁尔锁设计泄漏率<0.1μL/min(较传统降低90%),操作节省75%时间;
5.动态采样:Omni保护带支持自由活动采血(误差±5%),同步输液与采样;
6.无菌防护:抗菌保护带污染风险降低80%(含70%异丙醇密封,GLP认证)。






640.png


总结与展望:破局长期给药困境的技术革新

长期给药难题的破解,本质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精准性、稳定性与动物福利的平衡。胶囊泵与清醒给药系统的协同发展,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两大核心价值:

科学维度的突破


1.药效真实性提升:通过持续稳定的血药浓度控制(波动率<15%)和自由活动给药模式,消除传统间断给药带来的应激干扰(皮质醇降幅达40%-60%),确保实验数据的生物学真实性;
2.病理机制清晰:清醒状态下的动态监测(如心率、血压、神经电生理)与靶向给药结合,支持多器官互作网络的系统性研究,为复杂疾病机制解析提供高维度数据支撑。


转化医学的加
1.速模型优化:胶囊泵的长期控释(6周±3天)匹配慢性病研究周期,清醒系统的无束缚设计(活动范围≥50cm×30cm)更贴近人类生理状态,显著提升药物毒性预测和疗效评估的临床转化率;
2.伦理与效率升级:两项技术通过减少操作频次(单次植入替代每日注射)和动物使用量(降幅达81%),同步实现科研效率提升与动物福利保障的双重目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