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实验药物浪费!肺部雾化给药如何让给药更精准、更高效
例如,对于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纤维化等,传统的给药方式往往难以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导致药物疗效不佳和全身副作用增加。
近年来,从哮喘吸入剂到新冠疫苗雾化给药,吸入给药技术正悄然改变着医学治疗的格局,随着吸入给药技术的发展,在动物实验中,肺部雾化给药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肺部精准给药方式。
吸入给药:从传统到创新
吸入给药是一种通过呼吸道将药物直接送入肺部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毒理学研究。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和肝脏的首关消除,减少药物的全身副作用,同时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肺部雾化给药器进行气管内雾化给药是一种新型的实用方法,例如,2024年的“Ultrahigh Pyridinic/Pyrrolic N Enables N/S Co-Doped Holey Graphene with Accelerated Kinetics for Alkali-Ion Batteries”研究论文中,作者团队使用小尺寸四面体纳米载体tFNAs将microRNA-155 (miR-155)通过肺部雾化给药器进行雾化给药的方式给到急性肺损伤的动物体内,满足了治疗药物的快速渗透和延长驻留时间的双重要求。
2025年的“hAMSCs regulate EMT in the progression of experimental pulmonary fibrosis through delivering miR-181a-5p targeting TGFBR1”研究论文中,作者等人通过雾化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从而进行相关研究,通过肺部雾化给药器进行气管内雾化给药的方式结合了气管内雾化和定量给药的优点,可将药物精准定量送达实验动物气管内,并作用于肺部。
气管内肺部雾化给药是什么
气管内肺部雾化给药是一种通过专用的肺部雾化给药器,将液体或干粉药物在气管内雾化成气溶胶,从而实现将药物精准送达实验动物气管内的给药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吸入给药。基本实验方法
1.准备药物溶液或干粉:根据实验需求,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所需浓度的药物溶液或干粉;
2.准备给药器:在使用前,需要对给药器进行排空气泡操作,确保其能够均匀雾化药物;
3.动物麻醉:为了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麻醉;
4.插管操作:将不锈钢毛细插管插入动物的气管,确保插管的位置准确,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
5.雾化给药:启动给药器,将药物溶液或干粉转化为气溶胶,通过插管送入动物的肺部;
观察和记录:在给药后,可根据实验需要需要监测动物的反应,并记录相关数据。
肺部雾化给药器的独特优势
1.工作原理上海玉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肺部雾化给药器采用先进的气溶胶动力学优化系统,采用多级筛网雾化技术,生成均质雾滴确保药物直达目标支气管将药物溶液或干粉转化为细小的雾滴或颗粒,通过一根细长的不锈钢毛细插管直接送入动物的气管和肺部。 这种给药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在口腔和咽喉部的沉积,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和分布均匀性。
独特优势
精准定量给药:该给药器能够精确控制药物的剂量,单次雾化用液量为50μl,单次雾化计量精度为5μl,最大雾化250μl,以此确保每次给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对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因剂量不准确而导致的实验误差和治疗失败;
高雾化效率:该给药器能够显著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沉积效率。其雾化效果可达90%以上,更多的药物能够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减少全身副作用: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减少了药物在全身的分布,从而降低了全身副作用。这对于要长期给药的动物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模型动物的治疗依从性且减轻每次给药过程中的痛苦;
适用范围广:该给药器适用于多种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和兔子等。此外,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大动物款,满足不同研究和临床需求。
应用领域
玉研仪器肺部雾化给药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应用于吸入毒理学、空气生物学、生物危害测试、吸入免疫、吸入治疗、药物研究、环境评价、危害评估和医学防护等诸多领域。
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肺部感染模型。例如:通过肺部雾化给药技术,将博莱霉素等药物均匀递送至细支气管,构建更接近人类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
2.肺部药物输送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药物、抑制肺部纤维化的药物、抗急性肺部感染药物等,实现药物靶向输送,提高治疗效果。
3.特定物质输送
可以将纳米颗粒、小细胞悬浮液、均质悬浊液、粘度较低的乳浊液等不同液体雾化输入至肺部,满足不同实验需求。